• Information Center

ETO Markets 官网:雷军身家暴增逾5千亿!小米创高后回档一成今开低逾3%但去年飙涨1.4倍

图片3.png

小米(1810.HK) 股价今(13) 日开低逾1% 至每股33.2 港元,自3 日创历史新高36.25 港元迄今回档逾8%,但去年一整年则大涨1.4 倍,小米董事长雷军身价也因此翻倍。

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2024 年雷军财富成长高达153 亿美元(约5085 亿台币),2024 年底其价达到296 亿美元(约9839 亿台币)。

《财富中文网》报导,小米股价的优异表现与小米汽车的畅销有很大关系。市场对其未来寄予厚望。雷军在去年12 月31 日晚间的跨年直播中透露,光在汽车研发上就耗资超过130 亿人民币,加上工厂建设、员工工资等,目前已经超过300 亿元。

雷军承认小米汽车的表现出人意料表示,并称他去年初曾调查业内对于小米SU7 销量的预测情况,大部分都不看好小米SU7,认为能有2000 辆的月销量就不错了。雷军在内部下达7 万辆的任务,供应链的备料定为7.6 万辆。截至去年12 月28 日,小米SU7 全年交付量超过13 万辆。

小米造车是在2021 年3 月30 日,当时雷军称这是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专案,并愿为此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自去年4 月小米SU7 开始交付以来,SU7 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小米总裁卢伟冰上月中表示,现在下单小米汽车仍需等待4 到5 个月,有部落客甚至调侃称「别人销量是看销售能卖多少,小米销量是看工厂能产多少。」

进入2025 年,雷军给小米汽车定下交付30 万辆的目标,市场预期将会更高。雷军表示,30 万辆不是一个轻松的指标,比亚迪用了十年才超过30 万辆,很多车厂干了10 多年销量都没超过30 万辆。

按雷军设想,小米将有望在两年内达到年销量30 万辆的目标,一举跻身造车新势力前列,这可能就是雷军说的后发优势。

市场预估,小米汽车将在今年上半年转亏为盈,或许就在2025 年上半年,而20% 毛利率是获利分水岭。随着销量的进一步提升,小米汽车有望很快实现获利。此前,赛力斯花了4 年多才获利,理想用了8 年,特斯拉用了17 年,小米可能只需1 年。

除电动车业务外,小米在智慧手机、物联网(IoT) 与生活消费品方面表现也相当不错。

在经历两年寒冬后,智慧手机出货量在2024 年逐渐回暖。 Canalys 数据显示,小米手机全球市场出货量连17 季排前三,仅次于三星和苹果,在中国的排名和市占率也在不断提升。小米去年第四季以1243.2 万支启动量排第二名,仅次于华为,并挤下苹果。

中国政府上周二(8 日) 也公布更大的消费品补贴政策,其中手机、平板电脑、智慧手表也被纳入补贴范围,售价6 千人民币以内最高补贴500 人民币,小米也有望受惠。

小米在IoT 与生活消费品销量也在不断提升。雷军在去年12 月31 日晚间的跨年直播中表示,小米在确认「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后,近年来开始在大家电领域持续发力。

根据小米去年第三季财报,loT 与生活消费品业务收入261.02 亿人民币,年增26.3%,其中大家电表现突出,其中电视出货量近165 万台,国内市占率达20%; 小米空调出货量超170 万台,年增逾55%,小米冰箱出货量超81 万台,年增逾20%,洗衣机出货量超48 万台,年增逾半。在各类大家电线上市占率排名中,小米均挤进前五,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小米的强势搅局已经引发某种程度上的鲶鱼效应,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也坐不住了。董明珠此前曾公开表达对小米空调不满,认为小米空调自称第一且全靠别的厂家做产品,缺乏「核心技术」。

上月受访被问及有关小米空调问题时,董明珠称小米因专利侵权向格力赔偿人民币50 万元。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则回应称感谢董明珠经常帮小米宣传,并表示企业应该与时俱进。

在市场都在谈论生意难做之时,小米表现显得相当另类,但也并非没有原因。一直以来,小米坚持性价比和技术创新,雷军也以谦逊和亲民的形象颇受年轻人欢迎。 55 岁的雷军的抖音帐号粉丝数已突破3700 万,微博粉丝数突破2500 万,他也被认为是最懂年轻人的企业家。

由ETO Markets整理最新财经信息,不对信息内容负法律责任,同时不作为交易参考依据,请受众谨慎参考决策。ETO Markets平台感谢您的收看与支持!